欢迎光临江苏亚立特钢有限公司 走进亚立特钢| 收藏本站| 产品展示|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全国24小时咨询热线
134-0554-5577

新闻中心

Strong technical force, advanc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新闻中心

咨询热线:

134-0554-5577

邮件:874556408@qq.com

电话:0523-83984388

地址:江苏省兴化市沈伦镇工业园区沈北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离心铸造_硅微粉项目需占地30亩



  金川民营经济产业园招商引资项目107项,估算总投资271亿元。依托金昌市现有产业基础,充分发挥金川基础材料及产业规模优势,借助金川民营经济产业园政策机遇,打造和完善电工材料、铜镍加工、贵金属、电池材料和电池制造、粉体材料和粉末冶金、化工循环经济、建材、镍铜钴二次资源综合利用、钛、卫生健康、基础产业升级改造、节能环保及生态农业十三大产业链。

  随着国家对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视及客户消防安全观念的提升,矿物绝缘防火电缆以20%以上的需求增速逐年增加,市场前景广阔。为进一步扩大刚性矿物绝缘防火电缆的产能,完善柔性矿物绝缘电缆的产品种类,逐步发展成为西部乃至全国防火电缆领军企业,项目一期金川艾克在两条BTTZ生产线基础上,拟扩大产品范围,覆盖BTLY、YTTW(RTTZ)、BBTRZ三大类型,形成全系列防火电缆生产能力;项目二期拟新建一条1100km/年柔性防火电缆生产线,后续继续扩大刚性矿物绝缘防火电缆的产能,完善柔性矿物绝缘电缆的产品种类;项目三期拟再建刚性矿物绝缘电缆生产线条,柔性矿物绝缘电缆生产系统1套。

  一期已完成项目立项, 2020年5月开工建设,2020年10月建成投产。

  中国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投资在“十三五”期间累计投资要达到 2 万亿元,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投入带动了智能通信电缆行业的发展,目前,西北地区智能通讯电缆生产家较少,金川集团区域市场优势明显,加之30万吨铜杆的原料优势、导体工序的配套优势,为项目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项目拟主要生产机器人电缆、智能识别系统用数字通讯电缆、软芯分屏蔽绝缘电线(DJYPVR)及软分屏加总屏蔽蔽绝缘电线(DJYPVRD)等电子计算机用通讯电缆产品,辅助生产超五类、六类网络连接线。

  新能源橡套电缆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电动工具、机械设、汽车充电等移动频繁的电气线路以及风能发电、地面和井下采矿、轮船、核电站等场合,应用领域广阔。西北地区是我国的重要能源、矿产基地,矿山企业众多,近年来随着新能源、矿产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大,推动了风能及矿山开采行业的发展,因此对通用橡套及新能源橡套电缆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仅西北地区的市场用量在20亿元以上。目前,西北地区仅有白银长通、兰州众邦、新疆特变能够生产橡套电缆系列产品中的部分种类,大量产品需要从安徽或长三角地区购入,市场区域优势明显。项目拟建新能源橡套电缆生产线KV及以下电压等级通用橡套电缆、风能电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用电缆、电焊机电缆和矿用电缆的生产能力。

  电磁线是电机、电器、家电、电子产品重要的绕组材料,随着电子、家电、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家电产品的生产大国,同时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汽车电机的高速增长,这些均带动了电磁线年我国电磁线 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5.19%,市场用量巨大。目前,西北地区规模以上的电磁线生产企业尚属空白,西北地区几家大型电机、变压器生产企业所用绕组线基本从区域外市场采购,区域市场优势明显。项目产品覆盖漆包线、绕包线、漆包绕包线和无机绝缘线等。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实现5kt/a产能,二期产能达10kt/a,三期达产20kt/a。

  2020年电线电缆产品市场总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与之配套的电线电缆绝缘及护套材料市场需求量巨大。正泰、宝胜等电缆巨头已在宁夏、西安等地布局建,加之西北区域现有200多家电缆生产企业,西北地区电缆料的消耗量将大幅提升。目前,西北地区规模以上的电线料生产家仍属空白,区域市场潜力巨大。金川集团30吨PVC、兰州石化70万吨PE原料优势,金川民营经济产业园政策扶持优势均为项目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项目拟以传统PVC绝缘、护套料,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护套料系列为主,以硅烷交联聚乙烯、中压交联聚乙烯等产品为辅,满足西北地区电缆生产企业的用料需求。

  为进一步降低电线电缆用绝缘(护套)料的采购成本,电线电缆与金昌弘瑞塑料制品以房租赁的形势合作建设5000t/a电线电缆用绝缘(护套)料项目。甲方为乙方提供房有偿租赁,管理、技术、设维护有偿服务,乙方优先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乙方电缆料在产品。该合作是以混合所有制方式建设《20kt/a电线电缆用绝缘(护套)料项目》的先期探索。

  电线电缆用附件是连接电缆与输配电线路及相关配电装置的产品,包括电缆线路中各种电缆的中间连接及终端连接件。电线电缆附件与电线电缆产品的市场流向一致,用户一致,便于产品市场开发。已拥有与之配套的铜管、铜排、铜杆基础材料及加工装,项目配套优势明显。项目产品定位为以铜质电缆连接管及接线端子、变压器用铜排等产品为主,适时延伸冷缩管、分接箱、保护接地箱及配套的其他金具和夹具产品。

  镀锡、镀镍铜线是以铜为芯线,外表镀覆锡、镍金属层加工而成的产品。镀锡铜线主要用于橡皮绝缘的通用橡套电缆、航空导线等电缆的导电线芯;镀镍铜线广泛用于耐高温电磁线、耐高温航空导线等导电线芯中。随着国家对环保治理的升级,欧盟、美国、日本等国以及台湾地区电子工业发达地区受市场专业化分工和环保问题的限制,大量从中国进口镀锡(镍)铜单线(绞线),市场需求量大,产品附加值高。项目产品定位为可满足国外ASTM、BS、DIN标准的高档电解镀锡/镍铜线产品,年生产TXR、TXRH电解镀锡铜线吨;年生产TRN电解镀镍铜线吨/年,镀锡/镀镍束线%以上销往国外市场。

  为降低综合成本,大多数电线电缆生产企业转向采购细铜线(束线)半成品,特别是国内外的汽车束线、特种漆包线和部分电子线对高档裸细铜线、束线需求巨大。江西铜业、震雄铜业、金辉铜业、宜兴意达铜业已成为国内细铜线(束线)电线电缆导体代表企业,为占领西部地区空白,震雄在内蒙建成了分,其余西部地区仍属空白,市场前景广阔。项目可依托金川线缆自有连铸连轧铜杆生产线定制铜杆原料的优势,通过全面优化连铸连轧、拉丝退火系统工艺,实现均质、高导、高深拉性精密导体性能。产品分为铜单线和绞合软导体两种。生产规模初步定位为铜单线t。

  西北地区现有电缆生产企业200余家,随着“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建设的深入,震雄、浙江正泰、宝胜等电工行业领头企业已在西部地区布局建,东部产业西移已成发展趋势,但西北地区产业配套基础薄弱,电缆企业所需的大部分公辅材料、工装器具均需从南方市场采购。在西北地区生产电工产品用包装材料,区域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广阔。项目以电工产品包装用铁木线盘、托盘、包装袋、电缆热缩封头、热缩膜等包装材料为主要产品,可满足电工产品转配、运输、出口等需求。

  项目以建成投产,分为两个子项:300kt/a和150kt/a连铸连轧铜杆加工项目。设计产品为Ф8 mm光亮低氧铜杆,已建成投产。关键技术采用了当前主流成熟的连铸连轧工艺,引进了美国艾萨克竖炉技术、南线的五轮连铸机及美国摩根的线材轧机等先进的工艺设,组合代表了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线。目前已在全国多个区域建立了的较为完善的营销网络。

  项目已建成投产。2019年,该项目完成38.6万吨8mm铜杆的产销量,拟引进股权投资者。

  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合作,立足金川集团铜业现有的铜箔生产线建立金川电解铜箔工程技术研究院,合作开发挠性覆铜板用铜箔、高频覆铜板用铜箔、大功率电路板用铜箔,提升金川铜箔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铜箔产业得到突破性发展。为大规模进入铜箔业务领域,创造高附加值值的产品,实现金川铜产业的转型升级,在金川民营经济产业园筹建3万吨高档电解铜箔项目(年产10 Kt锂电池铜箔和年产20Kt超薄及超厚标准电子铜箔)。

  项目达产后年均实现产值收入237000万元,利润总额约24578.6万元。

  目前与西安航天六院合作筹建金川电解铜箔工程技术研究院,研发高端电解铜箔,为后续产业化发展打好基础。

  铜合金板带是重要的基础材料和功能性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机械制造、新能源汽车、计算机和信息网络工程、输配电及军工等领域。项目属于有色金属新材料及战略新兴产业,可享受国家、离心铸造省、市相关产业扶持政策。金川集团镍都实业依托金昌国家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充分利用原料优势、公辅设施优势及工艺技术优势,建设20kt/a高精电子铜带(一期)项目,市场定位主要面向甘肃、内蒙、新疆等西北用户,生产高精铜带和高端引线框架铜带。项目一期产能5kt/a,二期产能15kt/a。

  2019年12月完成项目立项,同时开展工程设计,一期工程计划2020年10月建成投产。

  随着5G通信技术的来临和国家相关促进政策,必将推动PCB产业的发展,因技术要求,5G基站布置密度将远远高于4G基站电子级锡阳极材料市场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电子级锡阳极材料与磷铜球同属于PCB电镀行业,金川集团镍都实业实施该项目,可利用现有磷铜球成熟的销售渠道、信息资源和客户群,有利于市场开拓。该项目采用全自动智能铸造工艺,经过熔锡、浇铸、包装等工序,生产规格为Φ13mm—Φ28mm的锡圆球350t/a;规格为Φ15mm—Φ28mm的锡半球150t/a。

  已于2019年12月完成项目立项,同时开展工程设计,计划2020年5月开工建设,2020年10月建成投产。

  与江阴和宏科技股权合作,以双方既有的设等资产作为主要股本,整合优势资源组建合资,合资生产和经营场所设在精密铜材现有房,双方共同建设和经营设计产能0吨/年大口径白铜管及冷凝管项目。其中大口径白铜管棒1000吨,白铜及黄铜冷凝管2500吨,紫铜和其他高附加值产品500吨。建成年实现产品产量3000吨、第二年实现达产0吨,后期通过市场开拓,不断发挥装优势,提升产能,在“十四五”末实现产能5000吨以上。

  精密铜材主要生产铜及铜合金管、棒、线材产品,应用于电力行业、舰船制造、海洋工程及军工行业等领域。产品选用优质原料和先进工艺,规格齐全、质量,是目前国内重要的白铜管生产基地。

  已建成30000吨/年的黄铜棒线材生产线。该生产线采用进口工频熔炼和水平连续铸造工艺生产铸锭,铸锭质量稳定,成材率高;采用大吨位反向挤压技术生产合金棒线材坯料,单卷产品重量大且生产效率高;后续加工采用进口凸轮式联合拉拔机组,一次完成开卷、预矫直、拉伸、定尺、矫直抛光、倒棱和打捆等工作,是一条高效率、专业化的合金棒线材生产线。该生产线主要装均由选用国际知名企业的全进口装,装精良。

  项目目前按照招商引资形式完成资产挂牌前相关工作,主要设于2019年9月2在甘肃产权交易网挂牌公示,暂未签约。

  金川集团精密铜材已具白铜成品管批量生产条件,产品覆盖常见GB\ASTM\EEMUA\DIN等体现全部牌号和规格,可以满足国内外军船和民船建造需要,已完成C70600¢419×4超大口径管材的研发生产,成为国内一家具全流程生产同等规格产品的制造企业。产品关键技术指标均高于国内和国际标准,在欧洲和韩国市场得到广泛认可。

  设计产能6000吨/年,生产HAL77-2、H62黄铜管,主要设包括黄铜工频有芯炉、黄铜半连续铸造机、兴荣二串联合拉拔机、管材打卷机、感应退火炉、30吨液压拉伸机等,挤压工艺与大规格管棒生产线MN挤压机。

  项目目前按照招商引资形式完成资产挂牌前相关工作,主要设于2019年9月2在甘肃产权交易网挂牌公示,暂未签约。

  抢抓东部产业转移的契机,和江浙及东部沿海地区的铜加工企业合作,对现有现有紫铜炉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升级,提升产品质量、提升劳动效率、降低设故障率,择机启动紫铜炉生产。紫铜铸造系统包括3#、4#紫铜熔化炉及铸造机,用于生产紫铜铸锭。3#炉紫铜铸锭年生产能力10000吨,4#炉紫铜铸锭年生产能力18000吨。

  熔铸生产线由中频熔炼、真空熔炼、电渣重熔等作业区及烤包、注定摆放区域组成,配500kg线吨Consarc线吨Consarc气氛保护电渣炉、2台750kg电渣炉、2台230kg电渣炉,主要进行纯镍、电热合金、精密合金、高温耐蚀合金生产,可满足5000t/a板带材和5000t/a棒线材所需锭(坯)供应,年生产合格钢锭(坯)13700t,其中模铸扒皮钢锭8500t,电渣重熔锭3900t,连铸圆坯1300t。根据扩产增量及冶炼工艺路线t线余吨,产品质量稳定。

  线棒材生产线,主要生产镍及镍合金线、棒材产品,产品面向国内外市场,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子电工、仪器仪表、照明、通讯、机械制造、焊接、航空航天等领域,是国内的镍及镍合金加工基地之一。该生产线采用半连续轧制和连续拉拔工艺生产线材产品,拥有半连续轧机、连拉机、连续光亮退火炉等设,可生产Ф0.8~10mm线棒材产品。生产线亿元。

  镍合金板带材生产线是集团镍产业链延伸、扩展镍及镍合金压延产品结构的重要项目。生产线配全套镍及镍合金真空熔炼、锻造和板带材轧制、修磨、分切设,可进行纯镍、软磁合金、膨胀合金、电阻电热合金、高温耐蚀合金板带材生产,生产能力5000t/a。板带材生产线年开始投产试运行,轧板材规格:1.5~4.0×200~610mm;带材规格:0.05~3.0×10~450mm。生产线亿元。

  与酒钢集团不锈钢分、振戈金属材料贯森新材料对接洽谈合作事宜。

  金川电镀专用镍在国内外已经树立了品牌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INCO电解厚板镍市场。2020年,电镀专用镍计划产量约2.3万吨,占电镍总产量的15%。电镀专用镍剪切、分选、清洗、包装、仓储规划为有色金属加工产业,作为延伸产业链项目。通过引入国内实力强、信誉好的电镍经销商,联合集团内部镍都实业、镍盐等电镀材料生产单元,成立有色金属电镀材料加工贸易,纳入民营经济产业园管理。

  现有的镍合金锻造生产线t/a,可进行纯镍、电热合金、高温耐蚀合金、软磁合金等的方坯、扁坯锻造,满足5000t/a板带材和5000t/a棒线材所需坯料供应。生产线㎡,分锻造加热跨和修磨跨,吊车轨面标高提高12米。配有2台5吨电液锤、1台3吨电液锤、2台推钢加热炉和4台室式炉、龙门铣床等,采用天然气加热,有效降低能耗。预留了1台2000~2500吨快锻机,锻造操作机2台,锻坯修磨机1台,2台车底式加热炉的场地,同时对工艺设所需要的公辅介质(水、电、天然气、压缩空气)进行了预留,为将来根据工艺要求添加设提供了可能性。

  现有的镍合金板带材热轧生产线 t/a,其中供冷轧原料4930吨,热轧成品1020吨,可进行纯镍板带、膨胀合金带钢、软磁合金带钢、电阻电热合金带钢、耐蚀合金板材、高温合金板材、耐热钢板带等轧制。主要设包括:加热炉上料辊道、加热炉装钢机、加热炉出钢机、除鳞装置、立辊轧机、锥形辊道、四辊可逆轧机、轧机前后辊道及保温罩、无芯卷取机、卸卷小车、定尺剪、冷床等。采用单机架四辊可逆轧机,既能满足产品质量及产量的要求,又节约了投资;配有补温炉,可对轧制坯料及时补温;全轧线采用交流传动系统,控制性能好、效率高。

  六辊可逆轧机为板带事业部冷轧机组之一,单机产能3700t/a,位于冷轧房中部,与20辊同跨,单跨房面积8208㎡,轨面标高9m。轧机支承辊尺寸φ620/φ570X620mm,中间辊尺寸φ270/φ250X620mm,工作辊尺寸φ220/φ200X620mm,轧制力:7500KN(max),轧制速度:0~500m/min,进料尺寸:δ1.5~3.0mm×200~470mm,料卷内径φ508mm 外径φ1mm,产出规格:δ0.3~1.5mm ×200~470mm,料卷内径: φ508mm外径: φ1mm。可进行纯镍板带、膨胀合金板带、软磁合金板带、电阻电热合金板带、高温耐蚀合金板带材、耐热钢板带等轧制。

  金昌市龙头企业金川集团年产镍20万吨,具有生产镍网的资源和环境优势,目前金昌已形成500万支印花镍网的产能,依据资源优势,我市将继续引进镍网企业,力争建成全国的镍网生产基地。

  主要建设机模加工车间、镍网生产车间、水处理车间、原料仓库、成品仓库、化学品仓库、办公楼、废水处理设施工程、固体废物工程等设施,再建年产镍网300万只生产线,集聚产业优势,建成全国的镍网产业基地。

  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收益达25000万元,综合经济效益预测,投资回收期4年。

  拟与白银集团、甘肃盛达集团、深圳零兑金号合作在兰州新区成立甘肃黄金精炼,新建黄金精炼生产线t/a,以处理合质金、废旧首饰等。同时,申请黄金交易所会员席位和精炼牌照,然后申请LBMA协会会员,根据发展申请黄金进出口许可,使兰州成为LBMA在中国西北的交易中心。

  拟与下游贵金属电镀家合作,研发具有高附加值的亚硫酸金盐产品。年生产电镀用金盐200-500kg,为国内无氰镀金市场提供充足的原料,同时避免了与国内生产铂钯化合物的企业形成恶性竞争。

  拟与六族新材料科技在碲化铋热电材料、热电器件、氧化铝覆铜基板和热电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合作,成立合资,进行碲化铋基热电材料及相关稀散金属、热电致冷器件、温差发电器件、氧化铝覆铜基板、热电器件应用组件、热电器件应用系统和整机等方面的研发、生产、销售、技术转让和服务。一期投资1000万元,主要用于热压碲化铋热电晶棒生产线、硒碲铋等稀散元素的回收与精炼、研发中心的建设等;后续随业务范围的扩大追加投资,预计二期投资2000万元,投资采用注入新资金和部分生产盈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依托知名企业,开展连接器电镀钯盐系列产品、PCB板电镀钯盐、光亮镀铑液、铂金药水系列产品的研究及生产。建设规模500kg/a。其中,连接器电镀钯盐系列产品计划建设规模300kg/a,PCB板电镀钯盐系列产品计划建设规模100 kg/a,光亮镀铑液、铂金药水系列产品计划建设规模100 kg/a。

  依托相关知名企业,重点开展铂钯前驱体、低酸度铂钯前驱体、中碱性铂钯前驱体的研发和生产。建设规模1920kg/a。其中,铂钯前驱体产品计划建设规模1300 kg/a,低酸度铂钯前驱体产品计划建设规模500 kg/a,中碱性铂钯前驱体产品计划建设规模120 kg/a。

  依托相关知名企业,重点开展特气领域催化剂、石化领域催化剂、环保催化剂的研发和生产。建设规模160吨/年。其中,特气领域催化剂产品计划建设规模60吨/年,石化领域催化剂产品计划建设规模50吨/年,环保催化剂产品计划建设规模50吨/年。

  与SJ、SQ、兰石化、齐鲁石化、四川H等积极对接,洽谈合作事宜。

  国产银粉多应用于太阳能背银银粉和电子电极等低端领域,目前技术指标要求高、市场用量大的银粉主要为光伏行业的太阳能正面银浆用银粉,85%以上来自国外进口,太阳能正银用银粉的国产化需求非常旺盛。拟依托相关知名企业,重点开展应用于晶硅太阳能电池正面银浆用银粉系列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建设规模90吨/年。

  银材料以激光蚀刻电子浆料用超细银粉等优势产品带动多元化发展,同时引入下游企业合作,建立国内的新型银材料深加工基地。拟依托相关知名企业,重点开展应用于触摸屏、LTCC等电子元器件制领域用银粉系列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建设规模10吨/年。

  镍基催化剂是一种由带有多孔结构的镍铝合金的细小晶粒组成的固态异相催化剂,其制过程是把镍铝合金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在这一过程中,大部分的铝会和氢氧化钠反应而溶解掉,留下了干燥的活化后的雷尼镍大小不一的微孔,使得雷尼镍作为一种异相催化剂被广泛用于有机合成和工业生产的氢化反应中。

  项目依托金川集团股份镍资源,建设年产0吨雷尼镍催化剂生产线。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带动电池材料市场快速发展。到2025年,对三元电池材料的需求量将达到330万吨左右。随着三元材料需求量的大幅增加,作为三元材料镍源的硫酸镍,其需求量也出现同步增长,预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5%以上。为了抢抓三元电池材料迅速发展的机遇,金川集团在现已建成的8万吨/年硫酸镍的基础上,2019年开工新建了3.5万吨/年高端电池、电镀用硫酸镍生产线万吨。

  金川集团8万吨/年硫酸镍系统目前正常生产运行。3.5万吨/年高端电池、电镀用硫酸镍生产线项目已基本建成,正在开展项目试车等工作。

  在金昌做好发展电池产业链镍原料保障,形成年产20万吨硫酸镍的生产能力,为兰州金川新材料电池材料项目提供原料保障,实现正极材料产业链的布局,同时为集团做大做强新能源材料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动力电池级硫酸镍建设规模12万吨/年。

  为了满足下游市场不同规格需求产品的生产,扩大普通球镍升级版产品生产规模,计划建设2kt/a新能源电池覆钴正极材料二期项目。产品主要根据下游客户需求,在一期项目基础上填平补齐,生产不同包覆钴量规格覆钴球镍产品。二期产能1kt/a,使覆钴正极材料产能达到2kt/a。

  金川集团现具1.4万吨钴冶炼及钴盐生产能力,为积极应对目前钴产品市场变化情况,加强内部协同发展,保障内部系统原料、生产线运转。以兰州金川新材料为依托,做好发展电池产业链钴原料保障,远期形成1.7-2万吨钴冶炼能力。钴盐溶液项目建设规模2500吨 /年。

  兰州金川新材料科技股份目前拥有合成系四氧化三钴和喷雾系四氧化三钴两大系列,占国内市场份额约20%。产品主要用于磁性材料、3C类便携式电子产品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锂离子电池材料。

  合成系四氧化三钴分常规四氧化三钴和高电压四氧化三钴两大类。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5000吨和3000吨。2019年实际生产常规四氧化三钴1450吨,高电压四氧化三钴2450吨,喷雾四氧化三钴1180吨。正致力于适应市场主流需求的掺杂系列四氧化三钴的研发工作。

  目前正致力于市场主流需求的掺杂系列四氧化三钴的研发,目前小试样品已获得部分客户认可,进入吨级认证阶段。

  本项目主要解决现有南通和兰州前驱体生产线无法生产NCA和NCM811前驱体的问题,建成动力电池用高镍前驱体生产线,抢占市场先机。金川集团计划在金昌建设100kt/a动力电池用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生产线万吨/年生产系统,可生产NCM523、622、811等多个规格产品。根据动力电池市场发展情况和下游客户认证周期,再开展后期项目的建设。

  项目一期达产3万吨前驱体,年营业收入165000万元,年利润总额8137万元(税后),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7.63年(税后)。

  目前,已完成该三元项目一期30kt/a工程生产线条产线均已具生产条件。

  随着石油资源的紧俏,国内外对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促进了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增长,尤其是采用以三元材料为正极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电动汽车,在“十三五”期间得到了快速发展,带动电池用钴的需求量持续增长。预计到 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对三元电池材料的需求量将达到 330 万吨左右,镍、钴金属在电池领域的消费量将更加突出。金川集团作为镍钴资源开发利用和深加工企业,特有的镍钴金属冶炼流程、自有或控股矿山钴原料的保障均为金川延深产业链条、发展新产品提供了机会和机遇。为此,金川科技研判市场走向,分析技术和发展趋势,紧扣产业布局和结构,吸纳国内三元前驱体优势行业合作,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统一整合优势资源,进行三元产品开发。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带动电池材料市场的发展。高镍三元材料由于比容量高是有希望达到国家规划能量密度要求的材料,也是目前国内外动力电池材料开发的热点。此项目为集团混合所有制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年产20000吨/a的镍钴锰锰酸锂三元材料项目以三元前驱体、碳酸锂、氢氧化锂等为原料,采用配料、烧结、粉碎、包覆、包装等工艺生产三元正极材料。建成投产后,达产后年产镍钴锰锰酸锂三元材料20000吨。

  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能有效降低电池生产成本,规避上游原材料稀缺和价格波动风险,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和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拟建设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处理线,开展废旧锂离子电池全组份价值化利用,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的有价金属镍、钴、锰、锂等,将其处理后再投入到电池材料的生产中,形成镍钴资源的闭路循环。

  金昌市具有发展电池产业的天然优势,一是我市镍铜钴及新能源资源优势明显,镍、钴储量居全国,铜产量居全国第三,可开发光电、风电总规模达2500万千瓦以上;二是电池产业基础原料齐全,三元前驱体项目、高纯度碳酸锂项目已开工建设;三是发展优势得天独厚,金川的电池原料供应已初具规模,形成了稳定的产业,正在积极发展上、中、下游结构特征的产业链,具有较好的产业支撑和配套条件,能通过在产业链条上的耦合取得低成本生产优势。

  建设融合电解铜箔、高端电池极片生产、动力电池生产、储能电池生产、铅酸蓄电池回收再造和旧锂电池回收提取有价金属等项目的电池产业园条件优越、前景广阔。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可广泛用于手机电池、便携式电子产品可充电电池、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及电动汽车大型动力电池。本项目主要原料为钴、锂,而金昌钴矿产量居全国前列,为本项目提供充足的原料保障。项目拟建年产1000吨钴酸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及其配套附属设施。

  本项目估算总投资1071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0023.88万元,占总投资的 93.55%;流动资金691.12万元,占总投资的6.45%。

  本项目建成后,达产年可实现年产值20877万元,年销售税金及附加1180万元,年利润3254万元。

  磷酸铁锂价格便宜、安全性好、环境友好、适合大功率锂离子动力电池要求,因为重量轻、续航能力大的优势,被广泛用于混合电动车。本项目拟建年产10000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新建房、设及必配套设施建设施等,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该项目属于国家鼓励类项目。

  该项目估算总投资115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05800万元,占总投资的92%;流动资金9200万元,占总投资的8%。。

  项目达产后年均实现销售收入250000万元,实现利润总额为16454.61万元,其中税金5100万元。

  硅碳复合材料具有高理论比容量和稳定的循环性能等优势,成为有望替代传统石墨负极的新型负极材料。近年来,人们对于硅碳复合材料的研究已经取得巨大进展。项目依托金昌锂离子电池产业相关配套项目齐全的优势,建设3栋房,1栋办公楼,1栋职工宿舍,1栋员工食堂等公用工程。

  本项目总资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流动资金)8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0000万元;流动资金10000万元。

  本项目建成后,达产年可实现年产值150000万元,项目投资利润率26%,,税后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5.65年。

  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能有效降低电池生产成本,规避上游原材料稀缺和价格波动风险,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和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拟建设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处理线,开展废旧锂离子电池全组份价值化利用,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的有价金属镍、钴、锰、锂等,将其处理后再投入到电池材料的生产中,形成镍钴资源的闭路循环。

  计划通过自主研发与对外合作相结合形式开发,利用每年废弃的304不锈钢或外购304不锈钢工为原料,熔化后补加易烧损的锰,铬元素,再脱氧、把渣后,采用氮气保护,超高压水雾化成粉末,粉末经保护气体压滤、真空干燥,再分级成产品。设计产能规模500t/a。

  利用晶体生产控制的表面修饰技术,将传统的棒状草酸钴生长成大小可控的方形草酸钴,以表面修饰剂进行调节,使得钴粉大小可以在50纳米到5微米之间可控。工艺特点:直接利用原有的草酸钴生产设,无氨氮排放,成本相对低廉。设计规模500t/a。

  依托目前废旧镍网的处理项目,与外部废旧镍网回收合作成立废旧镍网回收,同时该还可收集含镍催化剂等含镍贵金属等。回收的镍网处理后通过2个渠道消化,一是通过羰化冶金生产羰基镍产品,二是处理后以纯镍原料价格对外销售。对含贵金属的镍废料,利用羰化工艺对金属元素选择性提纯的特点将废料中的贵金属进行富集。

  金川集团股份羰基铁粉生产线吨/年,生产线关键技术采用中压固定合成釜,以海绵铁为原料生产羰基铁粉。产品除普通羰基铁粉、还原羰基铁粉、分级羰基铁粉三大类产品外,近期金川集团羰化冶金专注开发的注射成型用羰基铁粉和电感用羰基铁粉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金川集团已在全国多个区域建立了的较为完善的羰基铁粉营销网络。

  产品延伸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注射成型用羰基铁粉实现了商业销售,电感用羰基铁粉进入客户试用阶段。

  金川集团羰基镍生产线t羰基镍丸。作为全球仅有的三家羰基镍规模化生产企业之一,生产线关键采用中压转动合成-热分解处理技术,具有水平的中压转动装置,生产线套镍丸分解器等。镍丸子项自2019年底开始试生产,截止目前生产负荷已可提升至70%左右。目前对系统装置和工艺进行进一步优化,为镍丸系统产能释放和产品质量提升奠定了基础。

  10kt/a羰基镍生产线已投入生产,产出的羰基镍粉达到国际同行水平,2019年实现羰基镍粉销售约1500吨。

  海绵铁又称直接还原铁,采用优质矿石,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通过滤式除淀方式进行排除,对管道、锅炉和循环水溶解氧腐蚀经水处理后水溶解氧含量可达到0.05mg/L以下。具有反洗频率低,抗压强度高,不粉化、不板结,比表面积大。活性高,再生效果好等优点。利用民营经济产业园的配套设施,引入海绵铁生产企业,其目的一是为羰基铁生产提供原料,二是为还原铁粉提供便利。

  利用集团闲置房建设喂料及金属注射成型验证线,通过注射成型验证线及时调整喂料产品生产工艺,将喂料制品通过东莞新饰界的销售网络形成销售。主要设包括混粉、密炼造粒、注射机、草酸脱脂、烧结等。产能规模为500t/a。

  计划利用集团钛闲置房,与山东科顺共同建设一条年产1000吨软磁羰基铁粉精制生产线。设、技术流动资金等全部由济宁科顺电子材料投资。金川负责项目实施的场地、水电气、人工、原料等其他辅助事项的落实。产能规模为1000t/a。

  谋划建设镍包石墨试验线,通过羰基镍气相沉积,在石墨粉的表面包裹一层金属镍,用于热喷涂及耐蚀润滑等领域。主要设包括混合气、气相沉积反应器、收尘器、引风机、包装机等。产能规模为30t/a。

  近年来国内的铜粉市场竞争仍然激烈,但同时由于受到环保的压力,国内部分铜粉生产家被迫减产、停产。市场需求缺口正在显现。为此,在保证产品品质能够满足市场客户的前提下,利用低价原料生产电解铜粉,是实现铜粉复产和经济突围的有利时机。3000吨/年电解铜粉生产线包含电解、洗涤、干燥还原、筛分包装等工序,设计产能为3000吨/年。

  以民营经济产业园建设为契机,通过以羰基系列产品开发与生产开展市场融资,按产业链延伸配套建设思路,打造羰基产品产业基地。羰基钴是金属有机化学和有机合成中的试剂及催化剂,其本身作为一种化工催化剂,催化的环戊酮等在医药、农药、生物合成等领域有很多用途。

  项目位于甘肃省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材料工业园区(延安路与纵五路交角西南)。主要依托金昌地区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区域优势从事亚微米级有色金属功能性材料的技术研发、生产、销售;高纯超细氧化铜、亚微米级铜粉、氧化亚镍、片状(羰基)镍粉、镍箔(30-70μm)等有色金属功能性粉体材料的研发及生产、销售。

  项目达产后年产超微粉体金属功能性材料3000吨,实现年销售收入2.5亿元,利税5000万元。

  该项目包括6个子项:15万吨/年片碱项目、离子膜烧碱一期技术改造项目、6万吨/年PVC生产线万吨/年钾碱合作项目、新希望化工20万吨/年PVC盘活项目、新希望化工10万吨/年硫酸钾优化重启项目。金川集团前期糊树脂所需要建设的氯乙烯及公用工程等装置均是按照30万吨规模进行建设,鉴于目前PVC市场行情较好,将原设计6万吨/年糊树脂装置(未建)优化为6万吨/年通用型树脂。同时建设15万吨/年片碱项目,以满足与新希望合作要求。按照协议约定,新希望集团开展技改检维修工作,确保其20万吨/年PVC项目、10万吨/年硫酸钾项目满足复产条件。

  金川集团冶炼系统现有烟气制酸系统硫酸产能达120万吨/年。按照集团“十四五”发展规划,未来几年内随镍精矿处理能力增加、铜熔炼系统提升,硫酸产量将继续增大、严重过剩。而目前硫磺市场价格和销路均优于硫酸,为缓解硫酸库存压力、提高效益,拟建设低浓度SO2制硫磺项目。项目采用碳还原法,一定温度下将含二氧化硫的烟气通过具有还原性的碳还原剂,使二氧化硫中的氧原子转移到固体还原剂的物质上从而实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氧化后的固体还原剂可再生。年产硫磺约5万吨。

  2020年9月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2021年3月开始施工,同年7月具试生产条件。

  为进一步提高硫磺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开发一种普遍用于橡胶行业(尤其是子午线轮胎行业)的不溶性硫磺(简称IS)。项目前期,完成了低温熔融法、高温气化法制取不溶性硫磺的小型试验、扩大试验研究,成功的利用金川矿物硫磺制了IS60、IS90不溶性硫磺产品。本项目拟寻求合作单位建成不溶性硫磺生产线万吨。目前市场前景良好,加工成本5000元/吨,售价9000-11000元/吨。

  配套火法系统现已形成年产118万吨/年的两套烟气制酸系统,分别为48万吨硫酸系统和70万吨硫酸系统。48万吨硫酸系统于2015年新增5万吨/年的104.5%发烟硫酸生产线万吨/年分析纯试剂硫酸生产线万吨硫酸系统生产的发烟硫酸、试剂硫酸作为原料,以现有工艺及设设施为基础,建设一套10kt/a的电子级硫酸生产工艺。

  亚硫酸钠系统包括七水亚硫酸钠和无水亚硫酸钠两条生产线O)生产线万吨/年的生产能力。现有夹套式结晶罐(36台)、双级活塞离心分离机(3台)、皮带输送机、半自动包装机等设。无水亚硫酸钠生产线年,能产出符合HG/T2967-2010标准的无水亚硫酸钠(Na2SO3),具1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现有双效蒸发器(2套)、闪蒸罐(2套)、双级活塞离心分离机(3台)等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设施,生产所需的二氧化硫烟气、液碱(30%)等原料能够稳定、充足的供应。

  七水亚硫酸钠(Na2SO3•7H2O)生产系统处于停产状态;无水亚硫酸钠(Na2SO3)系统低负荷生产,仅供应内部及周边少量用户。

  48万吨硫酸系统于2019年新增3万吨/年分析纯试剂硫酸生产线已投入运营,产品品质达到分析纯试剂酸。除保证内部单位使用以外,还有2万吨/年的产能,拟寻找有销售客户的试剂酸分装包装家合作,对试剂酸进行分装后拓展销售半径,增加销售利润。

  液体二氧化硫系统2009年建成投产,产能10000吨,产出的液体二氧化硫产品符合GB/T3637-2011,合格率达到。产品能广泛应用于石油加工和金属冶炼、化工制药、造纸等领域。目前仅供应集团内部单位使用,每年产量2000吨。

  该项目采用硫磺纯氧气燃烧反应生成高浓度二氧化硫烟气,经过降温、多级过滤,洁净的二氧化硫烟气经过压缩、冷凝转化为液体二氧化硫,充装入钢瓶后销售。

  金川集团镍冶炼硫磺系统匹配镍电解阳极泥的闭环处理,主要以镍阳极泥为原料,产出合格硫磺及富集稀贵金属的热滤渣,系统处理镍阳极泥能力4.2万吨/年,硫磺产能3万吨/年。项目拟对硫磺系统优化改造,新增熔硫釜,改造熔硫池、粗硫池、精硫池,将系统处理镍阳极泥能力增至8万吨/年,硫磺产能增至5.7万吨/年。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完成后,可年产6万吨氢氟酸、1000吨高性能聚硫酸酯特种工程塑料。二期项目建设完成后可达到年产1万吨高性能聚硫酸酯特种工程塑料、5000吨硫酰氟及其衍生物、5000吨有机氟化工原料及医药中间、1000吨电池添加剂产品的生产规模。永昌县境内萤石矿资源丰富,精选矿粉纯度高,加快发展氟化工下游产业条件得天独厚。围绕氟化工产业精、深、细发展,衍生氢氟酸、硫酰氟、硫酰氟衍生物(电池添加剂)、聚硫酸酯四类产品,极大的延伸了产品链,扩大了萤石矿产品的附加值。利用金川副产二氧化硫,并将之固定到聚硫酸酯产品内,形成性的固硫,实现金川冶炼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该项目拟分别在金川集团二区原烧碱址和金昌市工业园区甘肃新川化工预留土地上进行建设,依托金昌市化工产业优势和金川集团齐的重金属产业链及完善的基础设施,开发生产超净高纯氢氧化钾、无机酸、有机溶剂、贵金属盐等高端化学试剂。

  随着国家对新型墙体材料推广政策的落实,各地淘汰实心粘土砖力度加大以及城市建设的发展,为粉煤灰等新型建筑材料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项目占地面积约6000㎡,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180m×30m,檐口高度12m的轻钢门式刚架结构房一座,购置安装蒸压粉煤灰砖生产线条,主要产品为建筑用蒸压粉煤灰砖,年产量2000万块。

  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对金昌地区有节能、利废、节地、保护环境等益处,而且对建筑、建材行业的发展及节能环保事业起到重要作用。项目占地面积约2000㎡,主要建设内容为购置安装粉煤灰砌块生产线条,主要产品为井下填充用粉煤灰砌块,年产量1000万块。

  该项目占地面积约52200㎡(其中含建设产业园原有可利用房3个),主要建设内容为搬迁现有钢结构设至新园区,新建1个室外拼装打包场地15410㎡;新建1个原材料堆场占地8910㎡;新建1个喷砂除锈场地2580㎡;硬化混凝土道路11232㎡;新增16T龙门吊3台,10T龙门吊2台,等离子数控火焰切割机1台,20T电动平板车(可充电蓄电池)6台,5T叉车2台,翻转机1台。主要产品为钢结构加工制作及其相关产品,年产能2万吨。

  该项目涉及产品:玻璃钢安全帽、化粪池、铁路车辆窗框、卫生间组件、座椅、茶几台面、SMC车厢壁板与SMC顶板,建筑行业中建筑模板等,电器行业中电器罩壳(包括电器开关盒、SMC电器配线盒、仪表盘罩等),电器原件与电部件(如SMC绝缘子、绝缘工具、电机端盖等)。

  根据所使用的树脂品种不同,玻璃钢有聚酯玻璃钢、环氧玻璃钢、酚醛玻璃钢之别。质轻而硬,不导电,性能稳定,机械强度高,回收利用少,耐腐蚀。可以代替钢材制造机器零件和汽车、船舶外壳等。该项目涉及产品:玻璃钢脱硫设、烟气吸收设、酸雾及除尘设,配套塔器、动力设、仪表仪器等,可根据需要灵活设计。

  该项目主要为解决玻璃钢边角料及报废品对环境的污染,更好地保护环境;本着“废物利用”的原则,将固废料处理成玻璃钢粉末,为模压项目提供原料。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00亩,主要包括新建石英矿采石场1个,高纯石英砂加工占地面积30亩,硅微粉项目需占地30亩,新建房12000平米及附属设施(包括选矿车间、煅烧车间、酸洗车间、化验室、超纯水制间、中控室和仓库),办公及生活区20亩,绿化建设20亩,总计100亩。

  集团镍顶吹炉火法冶炼系统每年产出100万t新渣,炉渣主要成分以铁镁橄榄石(Fe,Mg)2SiO4为主,平均含量占51%左右,渣中平均含铁30%、镍0.34%、铜0.25%、钴0.1%,此外还含有一定量的金、银、铂、钯等贵重金属,冶炼边沿山沟堆放约3000万吨以上,总价值超过200亿元。项目拟采用粉碎、重磁选等工艺技术,将渣中镍金属含量富集至6%左右、铜金属富集至3%左右后,进入集团火法系统处理。拟建产能100万吨/年渣选项目,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至少回收镍3t/a、钴1000t/a、铜2500t/a。

  以汽车尾气催化剂为代表的难处理的催化剂80%被出口到国外,此类物料由于处理技术难度大、环保要求高等原因,市场尚有空白。金川集团铜业拟利用金川火法冶炼传统优势,建设贵金属二次资源的小型火法系统,处理百克吨到千克吨级贵金属物料,以低品位物料为突破口取得后发优势,待技术成熟后,逐步拓宽原料渠道,提高市场份额。项目先期建设一台电弧炉,配套压球机生产系统,利用电弧炉,熔化硅铝基体贵金属二次资源、铂族生产线堆存物料、羰化浸出渣等,产出贵金属低镍锍;预留2台焚烧炉位置,未来可焚烧石油催化剂和炭基催化剂。

  拟与铂维新材料合作,开展贵金属二次资源回收合作。依托其成熟的二次资源火法生产线结合金川贵金属精炼优势,形成西北地区贵金属二次资源回收产业链。由合资负责贵金属二次资源的回收与火法富集,火法产出的贵金属铁合金粉末利用铜业现有生产线进行贵金属精炼。年处理废催化剂700~800t,形成西北地区贵金属二次资源回收产业链。

  加大市场调研,利用闲置不用的精制及铝粉除钒房,新建纳米二氧化钛项目,齐头并进开展500t/a纳米二氧化钛建设,产品快速打入市场,实现企业盈利,使高催化活性纳米二氧化钛成为发展钛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金川集团冶炼烟气制酸,每年产出98%浓硫酸200万吨以上,丰富的硫酸资源,可直接就近用于人造金红石和硫酸法钛白粉项目,运输成本和制造成本大幅降低。新建100kt/a硫酸法钛白粉及60kt/a人造金红石关联项目,每年消耗98%硫酸39.4万吨,既解决了金川集团硫酸销路,又实现了硫酸资源综合利用。

  石膏在工业生产、社会生活中应用广泛,但我国天然石膏矿产储量有限,提升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率是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的重要措施。该项目属于废渣回收利用和绿色环保项目。计划与100kt/a硫酸钛白项目同步建设,处理海绵钛和钛白粉项目产出的钛石膏废渣,实现变废为宝。

  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环境经济政策配套综合名录(2011年版)”(环办函[2011]1234号),其中“硫酸法工艺(联产法清洁生产工艺)生产的钛白粉”作为清洁生产工艺与传统工艺相区分,不再受到限制。依托金川集团硫酸资源及民勤红砂岗丰富的钛铁矿资源,新建200kt/a硫酸法钛白粉,消耗集团约75万吨的硫酸,同时建立起金川钛化工体系。

  2014年《钛白粉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明确鼓励氯化法、联产硫酸法清洁钛白粉工艺,淘汰传统硫酸法重污染生产工艺。金川发展钛白粉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新建60kt/a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其中氯化系统配置两台大型氯化炉,配套210kt/a四氯化钛,产出的四氯化钛满足15kt/a海绵钛和60kt/a氯化钛白粉用量需求。

  借助金昌地区得天独厚适合海绵钛生产和储存的地理、气候环境优势,借助金川集团的材料深加工装优势,发展海绵钛及高端钛材加工产业。利用15kt/a海绵钛产品,使用国际成熟线t钛材生产能力。

  一期15kt/a高品质海绵钛技术提升改造,采用青海北辰先进的氯化、还蒸、电解技术,对现有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和产能提升,形成15kt/a海绵钛产能。建设内容包括新建2#氯化生产线#氯化系统及配套精制系统,新建26台12.6t还原蒸馏炉,完成8台电解槽辅助设设施的安装,对破碎包装工序、工序进行简单的修复完善等。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建设二期15kt/a高品质海绵钛生产项目,终实现30kt/a高品质海绵钛生产能力。

  与龙蟒佰利联集团、昴升投资发展签订技术合作协议,洽谈合作具体事宜。

  为了积极应对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缓解目前省内医疗机构及企、事业单位口罩、防护服等医用防护用品采购困难的问题,金川集团镍都实业计划建设医用防护用品生产线,项目利用原有劳动防护用品生产房和设施,借助拥有加工劳保服装的技术和熟练的操作人员的优势,通过转型升级,快速建设医用防护用品生产线,日生产一次性医用口罩5万只、医用防护口罩5000只、颗粒物防护口罩5000只、医用防护服1000套。

  项目以国家发展循环经济产业政策为动力,采用世界先进水平的废杂铜冶炼工艺技术和环保技术,配套金川集团成熟、高效的铜熔炼技术,建成了完整的再生铜产业。项目于2010年建成了倾动炉系统,项目设计处理的主要原料为含铜90%的紫杂铜和含铜85%以上的杂铜,年处理能力达25万吨。年产铜阳极板24万吨。系统包含1台卡尔多炉(φ3.6×6.6m)和2台倾动炉(12.5×5.0m),配套完善的余热锅炉、收尘设施、圆盘浇铸系统等。

  倾动炉系统2012年停产,截至2019年底,项目资产净值为11097万元。

  引进一套20万吨/年铜冶炼系统,盘活现有15万吨/年铜电解系统。15万吨/年铜电解系统生产线年,生产线包含电解和净化两套系统,电解系统配置48个种板槽,600个生产槽,设计阴极铜年生产能力15万吨。2018年根据生产组织调整,电解转产20万吨/年铜电解系统生产,15万吨/年铜电解生产线停产。

  系统投运后,年产15万吨阴极铜,阴极铜按单价5.5万元/吨计算,年利润约2000万元。

  在开展《金属化镍阳极生产工艺装系统研究》科研项目的基础上,进行熔池熔炼试验研究,建成二次镍精矿处理量为5t/h连续生产金属化镍阳极的工业化试验中试生产线t/h侧吹炉基础上扩能改造,形成二次镍精矿处理量为20t/h的熔池熔炼生产线㎡反射炉进行技术改造,形成二次镍精矿处理量为20t/h侧吹炉熔池熔炼生产线。终实现两套生产线kt/a金属化镍阳极的生产规模。

  高锍选矿一生产系统于1965年建成投产,处理高镍锍选矿生产能力为5万吨/年。其生产系统包括:一个两段破碎系统,配置2台颚式破碎机, 4台湿式球磨机、4台分级机和128台4A浮选机;两个精矿过滤系统,配置3台浓缩机和4台过滤机。该生产系统2012年停产闲置,金川集团拟引进资金对生产系统恢复后,可实现铜镍、铅锌等有价金属选矿分离的生产。

  项目投产后,处理规模为5万吨/年,可用于铜镍、铅锌等有价金属选矿分离及物料的细磨。

  94. 5000吨/年氯化浸出生产线吨/年氯化浸出生产线年建成投用,设计年产氯化镍溶液含镍量5000吨,配置两段选择性浸出、交换沉铜、硫化钠除铜、余氯吸收等工序,适合处理高镍锍及氢氧化镍等红土矿中间产物,2016年因原料结构变化停产。

  金川集团拟引进投资,利用现有设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建成一条5000吨/年高品质氯化电积镍生产线,采用氯浸—净化—电积流程生产高品质电镍产品,产品可用于高温合金、储氢合金、高端电镀等高端制造行业。

  已完成项目方案初步论证,正在进行项目的初步设计。项目计划于2022年建成投产。

  阀门行业作为机械装制造业的一个重要环节, 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阀门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如大型清洁高效率发电、超临界火电、燃气蒸汽循环、大型船舶、大型化工船、航母、CNG、大气治理、城市工业废水处理、城市管网改造等方面都有着大量需求。计划建设年生产阀门产品46万套,建设生产车间、办公楼及其他配套设施建设,购置相关设。

  二矿区采用机械化盘区水平进路下向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充填体质量是保证井下采场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随着金川矿产资源的开采,尾矿库的存储能力及新址选择受多方因素限制,选矿的尾砂处理面临难题。本项目设计采用膏体充填运营方式,每年可利用废石50万吨、尾砂25万吨,在二矿区建立膏体充填系统,是解决二矿区充填工艺问题及选矿尾砂处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金川集团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进一步加大工业废水无害化处理达标排放和循环利用方面的投入,拟实施工业废水综合治理项目。金川集团废水综合治理包括铜业废水达标治理改造、镍盐2500m3/d重金属废水处理、钴系统含重金属废水减排达标治理、粉体材料废水系统达标提升改造、动力高含盐中水开路、龙首矿井下废水利用6个子项。

  项目处于方案设计阶段,计划2020年12月具试生产条件。动力高含盐中水开路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延后至2021年年底。

  项目拟通过增加余热锅炉和利用真空换热技术,分别解决金川集团铜业合成炉系统53/30万吨制酸系统转化工序热量富裕,无法维持自身热平衡和硫酸铜系统蒸发结晶工序蒸汽利用效能低的问题。

  项目建成投运后,年销售蒸汽12.5万吨,销售收入1010万元,利润约800万元,硫酸铜蒸发结晶工序年节约蒸汽费用259万元。预计3年收回投资。

  项目通过改造实现排放尾气C2H3Cl ≤10mg/m3、C2H2≤50mg/m3,使PVC系统满足聚氯乙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1-2016要求,同时实现PVC系统氯化氢合成工序和VCM工序副产余热回收。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在尾气变压吸附场地新建变压吸附装置一套,对单体脱水尾气、原精馏尾气变压吸附不达标的尾气再次进行回收净化,达标排放;改造副产蒸汽石墨合成炉,产生0.8Mpa蒸汽并入外网,为生产岗位提供高压蒸汽;新建溴化锂制冷系统一套,回收VCM转化工序热能,同时制取生产所需冷量。

  副产余热年可节约成本1700万元,溴化锂制冷系统年可节约电费万元。

  金川集团未来规模扩大和技术改进对生产用氧需求日益增长,现有制氧能力有限,拟建设一套30000Nm3/h空分装置。项目采用分子筛净化空气、液氧自增压、带增压膨胀机,规整填料、全精馏无氢制氩的内压缩流程,氧气产量30000Nm3/h、离心铸造纯度99.6%、压力1.4Mpa(G);液氧产量500Nm3/h、纯度99.6%;氮气产量30000Nm3/h、纯度O2≤5ppm;液氮产量Nm3/h、纯度O2≤5ppm;液氩产量1180Nm3/h、纯度O2≤1ppm、N2≤2ppm;配套设置稀有气体开发抽口和氮气压缩机1台。

  2020年2月下旬完成可行性研究,计划4月份进入施工阶段,年内完成土建施工,2021年7月完成安装工程,具试生产条件。

  LNG(液化天然气)已成为目前无法使用管输天然气供气城市的主要气源或用气源,也是许多使用管输天然气供气城市的补充气源或调峰气源。

  1.金川集团三区现有150m3LNG储罐2台,贮存规模18万Nm3天然气;主要装置包括LNG储罐、卸车台、水浴式加热器等。

  2.在金川集团电线/h的LNG站一座,为配套原美国南线万吨铜杆连铸连轧项目,现因接通天然气管线造成闲置。

  按照年供气200万标立,液化天然气价格为3500元/吨、密度0.45g/cm3,毛利润约320万元。

  项目位于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延安路北侧园区纵三路西侧,总规划建设面积50919.17平方米,其中;生产区建筑面积41640平方米、生活区建筑面积6204.32平方米、办公区建筑面积3074.85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33895.73平方米,绿地、道路及其它占地面积66154.27平方米。

  项目于2012年8月正式开工。2016年12月,办公楼及1#房建成并完成竣工验收,取得甘(2016)金昌市不动产权第0000096号和甘(2016)金昌市不动产权第0000097号不动产权证书。办公楼3层,建筑面积2873.06平方米,1#房建筑面积8718.15平方米。项目设未采购安装。受西北光伏市场影响,项目暂停建设。

  近5年来,我国城市快递物流行业快速发展,城市内短途派送运力需求持续大增,为具有零排放、适合短途配送等特点的电动物流车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虽然2018年新能源专用车市场走势总体13万台增速的-15%的表现较弱,但这也是暂时的影响。2019年9月新能源专用车1414台的走势相对较差,但1-9月的新能源专用车的销量3.7万台,同比增速29%,年度走势仍算很强。项目新建试制、试验、冲压、焊接、涂装、总装、检测线辆小型新能源专用车的研发、试验、生产、销售及售后能力。

  项目建成后,销售收入达到25亿元,年平均利润1.5亿元,投资回收期2年。

  充分利用居佳汽运农场现有567亩土地,大力发展优质生猪养殖业,新建一个年出栏10000头生猪的标准化养殖场,并通过粪污综合利用,实现畜—沼—田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

  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利用自己多年经营积累的专业技术优势和市场品牌优势,在永昌县红山窑镇毛卜喇村规划建设综合性肉羊养殖基地,在永昌县工业园区建设肉羊屠宰加工基地,并与周边种植、农业观光旅游景点统一规划,协同发展,在永昌县建成以肉羊产业为主导的“田园综合体”。该项目包括万只肉羊养殖及30万只肉羊屠宰加工两个子项。养殖项目正常年存栏肉羊6万只,出栏商品羊10万只,建设内容包括主体羊舍、辅助仓库等。离心铸造屠宰加工项目年产冷鲜、冷冻羊肉3466.8 t、冷鲜、冷冻羊肉副产品1735.20 t、羊肉熟食制品510.12 t,建设内容包括30万只羊肉加工生产线/d污水处理等。

  国内外市场目前对优质牛肉的需求量很大,国内、国际单指餐饮业年需求量就高达5000万吨以上。金昌羊肉因“吃中草药,喝矿泉水”,造就了肥而不腻,鲜而不膻的品质,深受区内外广大消费者喜爱。据统计,金川区牛规模养殖10家,年存栏2.33万头,年出栏4.3万头,其中肉牛规模养殖6家,年存栏量0.83万头;奶牛规模养殖4家,年存栏量1.53万头。羊规模养殖4家,年存栏15.7万只,年出栏9.78万只。年屠宰2万头优质肉牛、生产0吨优质牛肉的肉类加工一座。引进先进加工设,对牛羊肉进行深加工,销往省内外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同时,本项目还可扶持小规模养殖户,收购成牛,扩大屠宰加工能力,达到产业富民的目的,经济社会效益良好。

  项目计划在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日加工鲜牛乳150吨的乳制品生产线平方米,购置相关设施设204台(套)。项目地点周边交通便利,无污染源,建设条件良好。项目用水由当地自来水管网供给,水质符合GB5749-2006《饮用水卫生标准》,项目供电由当地供电供给,10千伏输电线路已引入区,可满足项目建成需要。

  项目建成达产后,年营业收入48300万元,计算期内正常年利税5451.4万元,正常年上缴税金总额1608.1万元,正常年所得税后利润3843.3万元。
以上信息由江苏亚立特钢有限公司整理编辑,了解更多离心铸造信息请访问http://www.jsylt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