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咨询热线:
134-0554-5577
邮件:874556408@qq.com
电话:0523-83984388
地址:江苏省兴化市沈伦镇工业园区沈北路
台机床如果没有附件就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李师傅见到我后就问,小梁,你在这儿工作?我说,单位派我在这儿学习呢。我问拍什么照片?王同志接过话儿说,市里搞展览,要拍一张立铣头的照片。离心铸造于是,离心铸造这张老照片诞生了,时间大致在1970年的三四月份。
1969年,是我一生中难忘的一年,离心铸造这一年的年末,离心铸造我由一名社会青年成为一名阳泉公交职工。离心铸造
当时,根据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指示,千百万初、高中毕业生的命运有了大转折,大多中断学业到农村接受劳动锻炼。另一方面,当时很多企业单位缺人手,正向社会大招工,既然上课不能正常进行,除了上山下乡,参加工作成为工人阶级的一员,也是很好的事情。
上世纪60年代中期,阳泉公共汽车成立了,只有19人,修理技术和管理职能都比较薄弱,而且又需要技术员,1969年招了40多个人,加强了修理队伍的力量。随后,选派30名工人到阳泉市交通局进行技术培训,其中一半是驾驶员,一半是修理工,我就在这批培训人员当中。
我被分配到三连(修理连),一、二连是行车连(“文革”时期的企业有些单位就这么叫),具体工作是钳工。当来到车间,看到桌案上安装着几台虎钳时,我才明白钳工就是通过用虎钳夹住零件进行加工的工作。几天后,我们来到市交通局修理开始正式接受培训。市交通局的任务主要是对局属下级单位的车辆进行大修,具体到钳工就是为汽车配制特殊的螺丝。当时,铣床的一个工人调离了,因为缺人,培训单位的领导便派我到铣床临时帮忙,这样我就在铣床工作了3个月,直到培训结束。当时工使用的机床都是机电部门统一调拨的,那时我国机械制造业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机床的产量还不能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阳泉市的铣床仅仅几台,而且有的还没有附件(比如,立铣头、插头)。离心铸造一,难以解决某些零件的加工。所以,师傅们请里的技术员画图纸,然后照着加工生产,经过半年多的时间,立铣头做成了。
一天上午,工办公室的王同志陪着照相馆的李师傅来到车间,李师傅是我父亲的同事。李师傅见到我后就问,小梁,你在这儿工作?我说,单位派我在这儿学习呢。我问拍什么照片?王同志接过话儿说,市里搞展览,要拍一张立铣头的照片。于是,这张老照片诞生了,时间大致在1970年的三四月份,左边是我师傅李廷祥,中间是我的同事陈元虎,右边是我。
时间过去很久了,这张照片记录了我的学徒生活,也记录了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的一个侧面。后来,我在单位操作铣床时,曾在1986年专程到北京机床购买立铣头、插头。那时,我国的机械工业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也亲自观看到首都机床的生产规模。
以上信息由江苏亚立特钢有限公司整理编辑,了解更多离心铸造信息请访问http://www.jsyltg.com